稳中有增 起势良好 山东港口交出“硬核”成绩单 2025-04-25 11:36:55 来源:中国水运报 作者:全媒记者 马榕蔚 通讯员 朱文鹏 字号
近日,记者从山东港口获悉,今年以来,山东港口沿着高质量发展轨道稳健前行,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,一季度货物吞吐量、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超过4%、7%。
陆海联动促进海铁联运稳健发展
海向出新,服务“双循环”。近日,载有3.7万方工程建材和车辆设备的“运盛”轮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起航,标志着山东口岸首条古巴件杂货航线正式开通。
今年以来,山东港口深化与船公司合作,增航线、升运力,新增外贸航线6条,航线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,以丰富的航线组群助力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。
陆向焕新,构建“大通道”。3月,装载着54TEU家具的海铁联运专列在豫北内陆港鸣笛启程,发往山东港口青岛港,标志着山东港口首条“河南焦作—青岛港”ONE海铁联运专列正式开通。
今年以来,山东港口持续放大内陆港辐射带动作用、畅通物流大通道,布局安徽(阜阳)内陆港、开通“安徽阜阳—山东港口青岛港”海铁联运班列,山东港口鲁西国际陆港成功获批联合国“CNLCH”国际港口代码,成为国际运输的“始发港/目的港”。一季度,山东港口海铁联运箱量超百万标箱,持续保持稳健向好发展态势。
货源上新,带动“新增长”。近日,一批装载着新能源汽车的集装箱从日照港装船发运,助力我国新能源装备高效出海。一季度,山东港口抢抓中国机电设备、高端装备、工程机械、钢材等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窗口期,深耕件杂货班轮业务,提供高效稳定的海运通道,实现货源、航线双增长。
此外,山东港口还积极发力新货种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拓展新货种空间,“新三样”等出口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,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“新”动能。
供应链“生态圈”持续扩大
2月,中远海运“创新轮”缓缓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码头泊位,顺利完成纸浆货物入库,标志着全国首例纸浆“三单”融合业务成功落地山东港口,为全国港航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“山港方案”。
记者了解到,没有“三单”融合前,国际海运的传统流程如同一场“纸质马拉松”。首先,船公司出具纸质电子提单给国外发货人,发货人将提单邮寄给国内收货人,收货人收到提单后自行到船公司指定的船代换提货单,然后拿到提货单到码头办理提货手续。在这一过程中,客户需要邮寄或传递单据,单据流转较为繁琐且效率低。
“‘三单’融合,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数据共享为货物办理‘电子护照’,实现一路畅通无阻。”西联公司货运计划管善强介绍。
作为我国最大的纸浆进口港和辐射我国整个北方、中西部地区和日韩等国的纸浆枢纽港,山东港口每年纸浆吞吐量近900万吨。“‘三单’融合提高了通关效率、每单货物可节省快递费、换单费500—600元。”山东港口投控集团营销服务中心王晶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