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高质量发展“加速度” 2025-04-08 21:49:48 来源:东方网 字号
今年以来,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:一季度货物运输量达34.52万标箱,同比增长68.2%,增速较前两月再提升9.8个百分点,且提前51天突破30万标箱大关。亮眼数据反映了通道运输效率的跃升,更折射出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劲动能。
物流创新驱动增长,效率与规模并进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快速增长,得益于运输模式与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。以“铁路JSQ车+海运滚装船”为例,这种衔接模式将国产汽车从西部内陆高效运往中东市场,既降低了运输成本,又缩短了交付周期,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支撑。此外,铁路部门通过加快集装箱周转、提升港口装卸效率,推动钦州港东站单日装车纪录突破700车,防城港单日装车量更达2590车。技术与流程的创新,使通道的运力与效率同步提升,为大宗货物与高附加值商品运输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内外循环双向发力,贸易结构持续升级。新通道不仅是物流动脉,更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。一方面,柬埔寨大米、泰国香水椰等东盟特色商品通过班列涌入国内市场,丰富了居民消费选择;另一方面,重庆火锅底料、广西新能源汽车、湖南卷筒纸等“中国制造”借道出海,热销国际市场。这种双向流动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升级需求,又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,形成“买全球、卖全球”的贸易新格局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西部地区汽车产业依托新通道的物流优势,成功打入中东市场,凸显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升级的成效。
区域协同效应凸显,开放格局纵深拓展。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快速发展,正重塑我国区域经济版图。作为连接“一带一路”的关键节点,该通道将内陆省份与沿海港口、国际市场紧密串联,带动沿线产业集聚与资源整合。例如,广西凭借港口优势成为东盟商品集散中心,重庆、四川等内陆地区则借助通道降低物流成本,提升外向型经济竞争力。此外,通道的壮大还推动了国际合作的深化。分析人士指出,随着运输网络不断完善,西部陆海新通道有望成为亚欧大陆贸易的重要支点,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物流体系中的话语权。
一季度68.2%的增速,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势能的集中释放,更是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注脚。从技术革新到贸易升级,从区域协同到国际联动,这条通道不仅是一条物流干线,更是一条发展快线、开放新线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,西部陆海新通道或将成为贯通内外、辐射全球的黄金走廊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强劲的动力。